为了争取诺贝尔和平奖,特朗普在俄乌停火问题上可谓是殚精竭虑。他先后分别邀请普京与泽连斯基进行谈判,试图在双方之间找到一个能够被接受的平衡点。然而,现实却远比想象复杂,尽管付出了诸多努力,停火协议始终未能达成。近期战场局势的加剧,更让这场谈判陷入僵局,甚至让特朗普本人逐渐失去了耐心。外界不禁质疑,俄乌冲突究竟还有没有真正实现停火的可能性?
8月15日,普京与特朗普会面后,曾共同协商出一份停火草案。协议中,俄罗斯明确拒绝乌克兰加入北约,但同意乌克兰作为北约的“盟友国”存在,即一旦乌克兰遭受攻击,将被视为对北约成员国开战。从安全层面来看,这一条件在当下已是对乌克兰相对友好的保障,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安全忧虑。然而,3天后,泽连斯基在与特朗普会谈时态度强硬,完全没有接受这一方案。乌方提出的停火条件中,不仅要求欧洲向乌克兰购买总额高达1000亿美元的美制武器,还要求俄罗斯为战争造成的损失埋单,否则美欧制裁不得取消。这一条件使停火问题再度破裂。
展开剩余76%从中可以看出,俄罗斯在态度上已表现出一定的让步和协商意愿,而乌克兰却依然在坚持更高要求。这种差异背后,原因在于欧洲的持续援助让乌克兰自认为是战场上的受益者,从而更加大胆地提出附加条件。然而,这些条件显然是俄罗斯难以接受的,导致停火再度无果。8月22日,俄罗斯外长表态称,普京愿意在议程确定后与泽连斯基直接会晤,但乌方似乎已对是否见面表现出迟疑。毕竟,之前的谈判中,泽连斯基始终未能与普京真正面对面。
与此同时,战场上的火药味并未因谈判而减弱。8月23日,乌克兰方面宣布基辅遭遇俄军空袭,爆炸声频传,警报随即拉响。仅一天之后,乌克兰无人机又对俄罗斯境内展开猛烈攻击,目标甚至包括乌斯季卢加港和核电站。这引发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强烈担忧,警告核设施一旦出事,将给全球带来难以估量的危害。但俄乌双方并未理会,依然在军事上你来我往。
更为微妙的是,美国在这一时期派出一架可与核潜艇通信的“水星”预警机飞往格陵兰岛附近。特朗普早就公开表示过对格陵兰岛和北极地区的兴趣,而俄罗斯同样对该地区虎视眈眈。美国此举不仅可能是出于战略考量,更像是对俄罗斯的牵制,以便乌克兰获得持续的攻势空间。特朗普的双面性也在此暴露无遗:他一边高调推动停火,一边又暗暗支持乌克兰继续施压俄罗斯。
在外界看来,美国的介入是俄乌冲突难以降温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如果没有美国的推波助澜,战争或许早已出现转折。尽管如此,俄罗斯依旧在释放积极信号。8月23日,普京公开表示希望与美国恢复关系,同时准备与乌克兰开启谈判。但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泽连斯基,都未对此作出回应。特朗普从最初的积极斡旋,到逐渐意识到赢得诺贝尔和平奖几乎无望,这一转变耐人寻味。
目前局势依旧扑朔迷离。特朗普期待普京与泽连斯基能直接对话,但乌克兰方面迟迟未作回应。如果泽连斯基拒绝见面,特朗普可能会调整策略,甚至暗中推动僵局,以便在关键时刻让美国成为唯一的“调停者”。不过,考虑到国际局势的复杂性,美国也未必真心愿意长期深陷其中。但可以预见的是,美国、俄罗斯和乌克兰三方在未来仍存在会面的可能性,只是结果如何,仍难以预测。
参考资料:
乌克兰基辅传出爆炸声 防空系统正在工作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-08-23
美媒爆:一架可与核潜艇通信的美军机在格陵兰岛附近“异常”飞行 环球网 2025-08-23
突发:俄罗斯遭大规模袭击 环球时报 2025-08-24
俄外长:俄乌两国总统会晤尚未被列入日程 新华网 2025-8-22
发布于:天津市亿腾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